
fight for future!
传统匠人
指導教授:楊裕富博士
小組成員: B10533227 何至鍵
B10533228 聶楊柳
B10533229 魯家菲
B10533301 陳宇芝
B10416066 蔣更昀
參訪對象:吳苑陶藝社 吳榮師傅
參訪時間:2016/10/19
Q:您從事陶藝工作多少年?初次接觸是什麼時候?
A:18歲開始,已經35年。
Q:為什麼願意從事陶藝工作這麼長時間?
A:剛開始接觸時只是想玩,參加比賽得獎之後得到鼓勵,再加上自己有興趣和熱情。
雖然在成名之前也有一段很艱辛的過程,但因為知道自己是在傳承一項傳統藝術,
開始有了使命感更加覺得做這件事是有價值的,也從中得到許多成就與快樂。
Q:有收學徒嗎?
A:有,一個月大概會有兩萬多塊的生活費,讓有心學習、繼承傳統技藝的學生生活穩定。
Q:可以告訴我們交趾陶的發展史嗎?
A:最早是隨鄭成功來台時從大陸傳過來的,大陸方面的發展在文化大革命時產生斷層,
藝師也在當時被派到人民公社而不存在了,所以剩台灣還在成長,也一直在隨時代變
遷,並且因地緣關係而醞釀出不同的地方特色。也從廟宇、屋頂上較傳統的民俗裝置
一直到現在慢慢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空間,且開始走向現代藝術的傳達方式。
Q: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裡,許多傳統工藝逐漸消失,您認為陶藝該如何傳承?
A:交趾陶其實是一項很精細的傳統藝術,每一個細節都需要極大的耐心與專注力,這其
實也是在磨練我們,所以我認為要從事傳統藝術工作需要先培養自己的性情。
Q:完成一件交趾陶作品需要多少時間?
A:交趾陶製作過程跟碗盤陶瓷不一樣,碗盤的燒製數據、尺寸都是固定的,交趾陶因為
手作捏塑導致變因很多,例如:厚薄不一致,窯燒的溫度與火侯的控制都需依每件作
品的不同而不一樣,且因交趾陶非常精細必須更小心翼翼,一件作品從無到有,至少
需要三個月到一年的時間。
Q:製作交趾陶的過程有哪些?
A:配土、構圖、塑形、挖空、修胚、陰乾、素燒、上釉到釉燒,過程非常繁複。
Q:每件作品的價值該怎麼衡量?
A:一件作品的完成背後都需要經歷很多次的失敗,所以製作的成本和時間、作品的稀有
性還有藝師的技術能力跟收藏家對作品的認定都會影響作品的價值。
Q:目前為止老師最滿意的作品?
A:人的思想、觀念會隨著年紀一直不斷改變,每個作品都代表著作家一個生命的成長過程
,所以每一件作品對我來說都是很棒的。
心得体会:
在这高速发展的信息爆炸的时代,能够完整的守护住一项传统工艺真是不容易的事情。传统文化日渐衰落,有了机械生产的快捷方便之后,好像手工在人们心中的意义淡薄了.交趾陶艺又不是那么亲近民众的工艺,它有些接近于艺术了,更容易被大众遗忘。
然而陶艺师傅所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传承,默默的守护一门技术。任凭时间冲刷,白了头发,走了年华。